沧州蓝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Cangzhou lanrun Biopharmaceutical Co. , Ltd.

7种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报告发布

发表时间:2021-03-08 18:43

2020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农业科研与教学系统的有关专家,组织国内17个省(区、市)的6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草地贪夜蛾、麦蚜、小麦赤霉病等7种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涉及田间常用的19个杀虫剂、8个杀菌剂品种。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专家也给出了用药方案调整的具体建议。
   
    稻飞虱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2500倍),对烯啶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0~62倍),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300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548倍);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500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6~40倍);对砜亚胺类药剂氟啶虫胺腈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8~35倍);对介离子类药剂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状态。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吡蚜酮抗性倍数有所增加,其他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据有关省植保站反映,由于吡蚜酮被作为防治褐飞虱主打药剂连续多年使用,使用量已从6克(按有效成分计算)提升到10克(按有效成分计算),田间防治效果已下降到80%左右,应引起水稻主产区各级植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0~184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78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8~15倍、对噻虫嗪抗性倍数1.0~10倍、对呋虫胺抗性倍数1.0~11倍)。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白背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等药剂,延缓其抗药性继续发展。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目前褐飞虱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抗药性继续发展。考虑到新烟碱类药剂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当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可使用噻虫嗪、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等药剂防治白背飞虱。
    图片
    稻纵卷叶螟
    目前监测地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7.8倍),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5~10.0倍)。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稻纵卷叶螟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在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等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
   
    二化螟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安徽沿江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中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12~2060倍);湖北省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28倍);江苏、四川省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敏感状态。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中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143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7.4倍)。浙江、江西、湖南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三唑磷、毒死蜱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三唑磷抗性倍数31~153倍,对毒死蜱抗性倍数12~45倍);安徽、湖北、四川省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毒死蜱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三唑磷抗性倍数1.5~6.6倍,对毒死蜱抗性倍数2.1~5.6倍)。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安徽、湖北省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增加3~10倍;江西、湖南省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增加3-10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二化螟对杀虫剂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三唑磷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因此二化螟抗性治理要采取分区治理措施,在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在中等水平抗性以下地区继续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使用次数,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双酰肼类药剂,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为应对二化螟抗药性问题,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灭蛹、性诱控杀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施药方式,采用秧苗药剂处理技术来早期防控二化螟,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
   
    稻瘟病
    从辽宁、浙江、安徽等5省的8个县市采集的水稻病样上随机分离纯化共获得203株稻瘟病菌菌株。经抗药性检测,从来自辽宁、浙江省的菌株中发现5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产生抗性,7株菌株对嘧菌酯产生抗性,抗性频率均小于4%。
    对策建议
    稻瘟病菌已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产生零星的抗性,建议生产中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时,注意与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其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
   
   
    草地贪夜蛾
    目前我国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敏感性基线还不完善,从室内抗药性检测结果看,草地贪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恶二嗪类药剂茚虫威敏感性差异较小。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草地贪夜蛾对以上药剂致死中量(LD50值)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在草地贪夜蛾发生早期、密度低的地区,优先使用微生物农药和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在高发期再使用化学农药。在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重点防范区实施区域统一的空间轮换用药策略,不同区域之间要加强防控用药信息沟通,实行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防治阶段之间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
   
    麦蚜
    目前监测地区荻草谷网蚜种群对吡虫啉处于低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5~166倍),其中安徽宿州和山东滕州种群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166倍;对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9~40倍),其中安徽合肥、安徽宿州、江苏扬州、湖北襄阳和山东滕州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40倍);对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5.6倍);对抗蚜威、啶虫脒处于敏感状态。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荻草谷网蚜对吡虫啉抗性倍数增加3~8倍。
    目前监测地区禾谷缢管蚜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2.0~11倍),其中陕西咸阳、安徽合肥和北京房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1~9.1倍),河南驻马店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1倍;对新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氨基甲酸酯类抗蚜威、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均处于敏感状态。与2019年监测结果相比,禾谷缢管蚜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在麦蚜产生抗药性地区,严格限制吡虫啉、氟啶虫胺腈使用次数,轮换使用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防治麦蚜,延缓抗药性发展。
   
    小麦赤霉病
    从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省的58个县市采集的稻桩或小麦病穗上随机分离纯化共得到5160株小麦赤霉病菌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对多菌灵抗性菌株1468株,其中江苏省抗性菌株占比最高,抗性频率分别为44.1%;安徽、河南、山东省菌株抗性频率为5.1%~13.3%;对戊唑醇抗性菌株108株,安徽、河南省检测到有抗性菌株,抗性频率分别为0.4%、12.3%;没有检测到对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丙硫菌唑产生抗性的菌株。
    对策建议
    根据抗药性检测结果,建议在多菌灵抗性严重的地区(抗性频率大于10%)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药剂,提倡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严格限制每类药剂的使用次数。在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时,要按照产品农药登记的要求,保证足够的有效成分使用量(戊唑醇每亩有效成分使用量不低于8克),延缓抗药性发展,减轻毒素污染。

沧州蓝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产品咨询热线
13501095608